課程架構
環境教育研究以理解「人與環境」互動關係為核心,學習自然與文化之多元性、深究全球與地方環境議題、並探討增進公民環境素養、建構社會環境價值的方法。本所開設課程,主要包含六個面向:
- 環境教育哲思(包括:環境倫理學、環境哲學*、遊憩與休閒哲學*、環境社會學等);
- 環境內涵及議題(包括:環境科學研究、環境生態學、島嶼環境與發展、水資源規劃與管理、國家公園及保護地區、環境經濟學等);
- 全球環境與永續發展(包括:環境變遷與人類文明、全球環境議題、永續科學、地方永續發展議題與策略、永續教育、綠色產業實務分析等);
- 環境解說與傳播(包括:環境解說、體驗教育、環境傳播、環境學習中心理論與實務、博物館環境教育等)專業課程;
- 環境教育課程發展(包括:正規與非正規教育體系環境教育課程規劃,綠色學校的經營與管理、永續校園的規劃與經營、綠色大學理論與實務等)。
- 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(包括:環境教育研究、環境教育質化研究法、環境論述與學術寫作*等)
(* 部分課程為英文授課)
跨校選課:為拓展研究生視野與學習,本所與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、國立臺灣大學森林環境暨資源學系、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等系所簽跨校選課協議。
- 臺灣大學聯盟(臺大、臺師大、臺科大)相關資訊:http://www.ntnu.edu.tw/aa/ntu3.html
國際合作:為增進國際視野與研究國際化,本所與瑞典隆德大學(Lund University)社會經濟地理學系簽署姊妹系所交流協議、並與荷蘭來登大學環境研究所、澳洲 RMIT 大學等建立合作交流。
博士班課程架構
博士班課程架構(107學年度第1學期後入學研究生)
博士班課程架構(111學年度第1學期後入學研究生)
碩士班課程架構
碩士班課程架構(107學年度第1學期後入學研究生)
碩士班-永續管理組課程架構(111學年度第1學期後入學研究生)
碩士班-環境教育組課程架構(111學年度第1學期後入學研究生)
※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實務課程修習辦法:
本所碩士班二年級以上研究生欲修習實務課程者,請於將選修該課程之前一學期結束前三週,自行主動接洽實習單位,並繳交指導教授、授課教師及實習單位同意之「實習單位基本資料表」及「實習計畫書」各一份至所辦公室。
附件一:實習單位基本資料表
附件二:實習計畫書
附件三:研究生實習整體績效評估表
附件四:實習成果報告
附件五:研究生實習綜合評估
※ 實務課程修習辦法流程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環境教育人員認證課程請洽本校進修推廣學院:(02)7749-5865